首页 >飞鸟 >观赏鸟 >观赏鸟病症 >如何判断鸟是否生病?

如何判断鸟是否生病?

相关标签:

疾病时的特异表现,并依此有判断疾病称为症状。症状是可以被观察到的病理过程现象。诊断疾病的任务就是要发现患病鸟类的症状。诊断也是一个对疾病的认为过程。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及鸟的正常行为常识后,才能观察到鸟的真实情况,发现鸟的疾病症状。观察鸟时,应遵循先远后近,先静后动的原则。

(一)视诊

1、采食和饮水

养鸟人应每天记录鸟的饲料量和饮水量。一般情况下,气温高时,鸟的采食量就有所减少,饮水量增加;气温低时,采食量增加。在鸟患病时,一般都会出现彩食量减少的现象。食欲下降常见于一般性疾病及热性病;食欲不定多为慢性消化器官疾病;食欲废绝多见于各种重症疾病。但有时也会现现食欲亢进的现象,如鸟在疾病恢复期,或患有物质代谢间碍疾病及肠寄生虫病时,就会有较长时间的食欲亢进。而当机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或患有寄生虫病时,会发生异嗜现象,如鸟食羽症就与全内缺少硫有关。饮水除与气温变化有关外,还与运动及饲料含水量多少有关。吃干饲料饮水量会增多;当鸟发生下痢、胃肠炎、顺盐中毒和热性病时,饮欲增加;当鸟发生舌炎、口腔炎时,饮食欲都减少。

2、体格检查

体格发育良好的鸟,羽毛丰满、色泽艳丽、皮肤健康、眼睛有神,给人以坚实有力、体态均匀对称的感觉。患病的鸟,给人以体格瘦弱、羽毛蓬乱、无精神等病态。

3、营养检查

营养良好的鸟,轮廓浑圆,胸部丰满、匹肤富有弹性,羽毛光泽,喙油润,眼睛炯炯有神。营养不良的鸟,胸骨路出,皮肤干燥、缺乏弹性,羽毛松乱,色彩不艳丽 等。营养不良常是由于饲料不足;或饲料搭配不当;或消化不良,吸收障碍,长期下痢或寄生虫病及其它疾病。各种疾病都能表现出营养的改变。

4、姿势

鸟的姿势有正常的生理姿势和不正常的疾病姿势,因此,常常将鸟姿势的变化和栖息的特点作为诊断的依据。例如,鸽子患 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的一个特征性姿势是,一条腿支持身体站立,另一条腿呈吊起状,偏头歪劲,并且头向后仰或转圈;而鸟患维生素B1缺乏症时呈观星状;维生素B2缺乏时脚趾呈向内弯曲状;叶酸缺乏时呈伸劲的姿势;马立克氏病时呈一条腿向前,另一条腿向后的劈*姿势。这些典型姿势,就是鸟病的一个特征性症状,对鸟病的诊段十分重要。

5、粪便

饲养者每天要对鸟烘便进行仔细观察,如粪便的形状、颜色、气味、有无黏液、备液、寄生虫、异物及慰酸盐的多少等。正常鸟粪应是圆柱形,细而弯曲,外被白色薄层(尿酸)。患白痢病时,鸟的粪便呈白色糊状或灰石灰样稀便;患新城疫时,粪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便;球虫病时,粪便呈棕色或为带血稀便;寄生虫病时,在粪便中有虫体。'

6、腹泻

鸟腹泻时,不断排出粥样、液状或水样便。轻度短时间的腹泻,常由于饲料急剧变或食盐过多。顽固而重剧的腹泻,则表示肠道有炎症过程,如肠炎等。

7、便秘

便秘是由于肠内容物滞留,阻塞于肠管内,排出困难,多为少量暗色的球状硬固粪便。

8、排粪带痛

当鸟在排便时,表现疼痛不安、惊惧或努责,多患有腹膜炎和胃肠炎,或是由于胃肠心肝等脏器被铁钉、钢针、鱼刺、尖锐的木棍等刺入,引起的创伤性心包炎、创伤性胃肠炎及肝创伤等所致。

9、呼吸

观察鸟的呼吸时,应注意鸟的呼吸频率、呼吸是否均匀及有无咳嗽、喘鸣音、打喷嚏、张口伸颈呼吸等异常动作。鸟的呼吸频率取决于鸟体型的大小,当气温增高时(36。8度),鸟的呼吸开始加快。在鸟患有热性传染病或肺炎时,表现为(气)喘、呼吸频率加快。

10、皮肤

虽然健康鸟的皮肤因种类而民,但在正常情况下,鸟的皮肤柔软且有弹性,并呈蔷薇色(鸟骨鸡除外)。皮肤是健康之镜,应注意观察鸟裸露皮肤的颜色及有无肿胀、疣、痘等。例如鸟患皮肤型痘时,鸟的喙、眼皮、脚等处可出现痘诊;外伤时,皮肤有创伤和出血。

11、羽毛

健康鸟羽毛光泽亮丽。当患病时,羽毛蓬乱、无光泽,整个体型显得臃肿。有寄生虫寄生于羽毛上或患泛酸、叶酸、锌、硒和维生素A缺乏时,羽毛生长缓慢、粗乱、易掉、易折断或褪色。

12、眼睛

健康鸟的眼睛炯炯有瞳孔为圆形。一般情况下,鸟患任何疾病均能表现出眼睛无神。有些鸟病能引起水晶体浑浊,甚至失明。某些鸟病的症状为闭目、流泪、肿胀或有干酪样物等病变。维生素A缺乏时,患干燥性性眼炎。)

13、口腔

观察鸟口腔时,应注意鸟的口腔黏膜、舌和硬腭的状态及黏液的变化。如新城疫或有机磷中毒时,口腔黏液增多;患痘时,口腔两侧黏膜有白喉样溃汤;维生素A缺乏时,口腔内有溃疡、干酪样坏死或白喉样假膜。

14、腹部

鸟的腹部柔软,色泽与皮肤色相似。当鸟患有便秘、蛋阻留、腹腔腔肿物等,或肝病引起腹水,以及大量蛔虫、绦虫寄生时,会致使腹部明显增大,硬度或色泽改变。

15、腿和关节

当鸟患有关节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及霉形体病或其他疾病时,胫关节、胫跗关节及趾关节的关节囊,经常发生肿大,出现跛行等症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