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飞鸟 >观赏鸟 >鸟品种 >介绍—黑长尾雉

介绍—黑长尾雉

相关标签:

宝岛奇鸟。别名帝雉,属于雉科,学名为Syrmaticusmikado。栖息于海拔2000~3000的针叶林、疏林峭崖间。主要取食野草莓、蕨类等绿色植物,兼食昆虫。3~5月间繁殖,筑巢于密林地面上或树干上,以干树叶为材。每窝产卵5~8枚,乳白色。产于台湾中部及东部。为台湾省特产鸟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长尾雉,也称“帝雉”,雄鸟:全身蓝黑色带有光泽,背部以下有蓝色羽缘,翅膀有白色翼带,次级飞羽末端,白色尾羽长且有白色横纹。胸、腹部的蓝色覆羽,在光线下呈现宝蓝色的鱼鳞状斑纹。眼部四周裸露的皮肤为血红色。雄鸟的身长72-87㎝,尾长52-60㎝。雌鸟:较雄鸟体型小。全身为橄榄褐色带有浅色纵斑,头到颈部暗橄榄绿褐色,眼部四周裸露的皮肤为暗红色,背部覆羽的羽轴为黄白色或白色,且有黑斑及暗褐色虫蠹斑。飞羽棕黑色有橙褐色横斑尾羽短呈栗色且有黑斑。胸、腹部羽毛褐色有黑斑或白色箭头型斑纹。雌鸟的身长46-52㎝,尾长17-21㎝。

虹膜红褐色或淡褐色,嘴角褐色;腿、脚绿褐色。

叫声:告警时wok,wok,wok地高叫。繁殖季节雄鸟发出尖厉哨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