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飞鸟 >观赏鸟 >鸟品种 >介绍—红耳鹎

介绍—红耳鹎

相关标签:

红耳鹎也叫高鸡冠、高冠鸟、高髻冠、黑头公、高髻郎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以及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等地。

 中文名:红耳鹎(又名:红颊鹎)

 物种分类:雀形目PASSERIFORMES→鹎科Pycnonotidae→鹎属Pycnonotusstriatus

 拉丁名:Pycnonotusjocosus

 英文名:Red-whiskeredBulbul

 描述:前额至头顶黑色,头顶具高耸的黑色羽冠,眼后下方有一深红色羽簇,形成一红斑;耳羽和颊白色,紧连于红斑下方。后颈、背至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棕褐色或土褐色,有的标本具棕红色羽缘。

 用途:经济用途:嗜食果实及其其它植物性食物和害虫,对农林业益害参半;鸟羽毛鲜丽,养作笼鸟,可作出口商品。

 留鸟,不迁徙。

 生境:村落、农田附近的树林、灌丛,城镇的公园。性活泼,常呈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有时也见和红臀鹎、黄臀鹎混群活动。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善鸣叫,鸣声轻快悦耳,有似’布匹-布匹-布匹’或’威-踢-哇’声音。通常一边跳跃活动觅食,一边鸣叫。

 体型:雄性体重26-40g,雌性28-43g;雄性体长175-210mm,雌性165-223mm;雄性嘴峰12-15mm,雌性12-15mm;雄性翅80-92mm,雌性81-98mm;雄性尾83-99mm,雌性81-100mm;雄性跗蹠19.5-24mm,雌性19-23mm。

 食性: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见啄食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花和草子。尤其是榕树、棠李、石楠、蓝靛等树木和灌木果实。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

 捕食方法:用嘴在树枝间啄食,有时也在飞行中捕捉飞虫。

 习性:常见留鸟。喜欢结群活动。3-8月在树上筑巢繁殖。因有高耸的冠羽,俗称“高髻冠”。鸣叫声为轻快悦耳的“布比-、布比-”或“威-踢-哇”在广东一带常被作为观赏鸟饲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