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飞鸟 >观赏鸟 >鸟品种 >介绍—凤尾绿咬鹃

介绍—凤尾绿咬鹃

相关标签:

凤尾绿咬鹃(学名:Pharomachrus mocinno),是咬鹃科中一种十分华丽的鸟类。其他咬鹃科的鸟都是在南美洲及东巴拿马中出现,只有此种鸟出没在南墨西哥到西巴拿马等地。共有两个亚种,分别是指名亚种P. m. mocinno及哥斯达黎加亚种P. m. costaricensis。此鸟在中部美洲神话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位。濒危物种,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第一类保护动物。分布于墨西哥南部、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等地。栖息于森林地带。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营巢于树洞中,是热带森林中的攀禽。

凤尾绿咬鹃一般体长36厘米,在繁殖季节时的雄鸟连同独有的尾羽可达64厘米长。体重约为210克。有指它也是咬鹃科中体形最大的鸟。胸部为红色,羽毛则为绿色(在不同角度观看可看到由金属绿至蓝紫色不等)。一般情况下一级飞翼的羽毛会遮掩了尾羽,而只有繁殖季节时的雄性才会看到长长的尾羽。雄性并有一个如头盔般的冠毛。雄性成鸟的喙为黄色,雌性则为黑色。 由于凤尾绿咬鹃的皮层较薄及易于撕裂,因此它们必须进化出较厚的羽毛去保护它们。与其他同科鸟类一样,它们都有一双大眼睛以应付森林内较暗淡的环境。 其呜叫声异常高音,常用kyow去形容这种尖锐的叫声。常双双两两的共同呜叫,而且毫无变化地不继重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