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飞鸟 >信鸽 >信鸽病症 >信鸽巴氏杆菌病诊断

信鸽巴氏杆菌病诊断

相关标签:

鸽子巴氏杆菌病亦称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一般呈急性经过时,可引起信鸽机体组织和器官广泛性出血,所以又称出血性败血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但通常情况下,在鸽群中多为慢性或良性经过。

一、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 Ella multisided)为粗糙球杆菌,两端钝圆。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运动、不形成芽胞,无鞭毛。多呈单个或成对排列,偶尔可见短链状或丝状排列。其大小约为0.2~0.4×0.6~2.5微米,在组织、血液和新分离的培养物中菌体呈明显的两极着色,多数血清型菌株有荚膜,经反复继代培养后,趋向于多形性。涂片染色,呈两极浓染。

根据特异性荚膜抗原的不同,采用被动血凝试验可将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A、B、D、E、F五种血清型,其中A和D型(较少)与禽霍乱有关,鸽原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多为A型。我校在陕西渭南鸽群中,分离的21株巴氏杆菌均为荚膜A群。主要血清型为A∶1型其次为A∶1(2)型和A∶1(14)型。按光源从45°角投到一般的光源显微镜的聚光镜上,所呈现的荧光色彩为Fo、Fg和Nf3型。其中荧光色呈橘红色、金色光泽的为Fo型,其对鸽的致病力较其它两型为强。信鸽自身健康带菌比例可达50%~60%,主要存在于信鸽的鼻腔和呼吸道,多为终身带菌。鼠、猫、狗等,以及人也能机械地携带病菌。某些昆虫如苍蝇、蚊子、蜱、螨也能传播本病,随意处理病死鸽子或粪便等排泄物,有可能人为地将病菌扩散。

本菌在血液琼脂上生长良好,37℃24小时培养后即呈淡灰白色、圆形、湿润、不溶血、露珠状小菌落。新分离在血清琼脂或马丁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8~24小时后,45度折光观察,菌落呈橘红色带金光的荧光,边缘有乳白色光带,菌落结构致密、边缘整齐,即为FO型菌落,对禽鸟类致病为强;尚有一类菌落呈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红黄色光带,称为Fg型菌落,对禽鸟类致病力较弱;另一类菌落则无荧光、无毒力,称为Nf型。在肉汤中培养时,初呈均等混浊,24小时后上清清亮,管底有灰白色絮状沉淀。本菌可利用果糖、蔗糖、甘露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利用乳糖、鼠李糖、肌而醇;靛基质、过氧化氢酶、氧化霉和硝酸盐还原阳性,尿素酶阴性,不液化明胶。

本菌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具有鉴别意义。

本菌对各种理化因素和消毒药的低抗力不强,对热和干燥均较敏感,日光对本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2~3天死亡。56℃15分钟,60加热10分钟,即可杀死本菌。密封的培养物在室温下可存活2年,在2~4℃冰箱中可存活1年,在–30可长期保存,菌在粪中可存活1个月,在尸体中可存活1~3个月。对常用消毒药敏感,3%碳酸和0.1%升贡1分钟可杀死该菌。5%~10%生石灰水、1%漂白粉液、1%火碱、0.1%过氧乙酸等均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本菌对氯制剂,碘制剂,季胺盐等常用消毒液均敏感。

本菌对多数抗生素药物敏感,可用于本病的防治。

二、流行特点传播途径

巴氏杆菌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也普遍存在于健康动物的上呼吸道粘膜。即可自引进的潜伏感染鸽而引发,亦可自然发生。当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不良;寒冷、闷热、气候突变;鸽舍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饲粮突变;不良条件下集鸽、长途运输等,均可降低机体低抗力而导致内源性感染。病鸽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鸽舍、鸽笼等均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而发生外源性感染。另外,外来人员、飞禽、猫、狗以及苍蝇等昆虫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染媒介。

本病通常情况下无明显的季节性,以高温潮湿、多雨的夏秋季节,以及气候多变的春季稍多。大小鸽子均可感染,但多见于童鸽,成年鸽则较少发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