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猫猫 >猫猫健康 >猫疾病 >诊治猫的肝蛭病

诊治猫的肝蛭病

相关标签:

(1)诊断: 猫肝蛭病的病原为中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胆囊胆管内。本病在我国流行很广,以南方各省流行最严重。肝吸虫所产的卵随粪便排入水中,被适宜的第1中间宿主-淡水钉螺吞食后,毛蚴由卵内逸出,逐渐发育繁殖,经过胞蚴、雷蚴阶段,最终形成大的尾蚴。尾蚴从钉螺逸出后,在水中游动,被第2中间宿主-淡水鱼(或淡水虾)吞食后,在鱼(虾)体各部(肌肉内最多)经过20天发育成椭圆形的囊蚴,猫吃了这种含囊蚴的鱼(虾)后,幼虫在猫十二指肠破囊而出,并从总胆管经胆道进入肝胆管,也可穿过肠壁经过血管到达胆管。

成虫寄生于胆管,可引起胆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与增生,以致胆管纤维化,严重时可波及胆囊,并由于压迫性坏死而导致门脉周围性肝硬变。重症发生腹泻,全身无力,食欲不振,肝脏肿大,触诊时肝表面有结节;后期显著消瘦,现黄疸,肝硬变,多继发腹水。通过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结合进行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即可确诊。

(2)防治:治疗可内服硫双二氯酚,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内服六氯乙烷,每公斤体重100~200毫克,瘦弱的猫分两次服,间隔2~3天。也可用氯喹、呋喃丙胺、碘化噻唑氰胺,吡喹酮或中药治疗。

预防应对猫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禁止以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喂猫,消灭钉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