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犬种标准
【整体外貌】伊比莎猎犬轮廓鲜明, 大而直立的耳朵与浅色毛形成独特的外观。猎犬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猎捕兔等猎物的得力助手。因此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速度, 伊比莎猎犬拥有鹿一样的优雅与猎人一样的强悍。伊比莎猎犬为中等体形的猎犬但却拥有结实的肌肉, 因此强壮有力。除了耳朵向外, 它并不表现极其特殊的外貌。伊比莎猎犬具有顶极猎犬的速度与不寻常的灵活性, 跳跃的高度与长度也很惊人。它可以原地跳起很高的距离。
【大小, 比例和结构】公犬肩高59.7~69.9厘米。母犬肩高57.15~66.0厘米。身长无可参考数据。当其他指标正常时, 尺寸略偏高, 仍可视作标准。
【头部】长为宽处的2.5倍。头骨长而平滑, 后部头骨突出, 眉骨狭窄, 肌肉长而纤细, 表面隆起不明显。从鼻尖到眼的距离等于从眼到枕骨的距离。鼻部突出, 超出下锁, 颜色多为玫瑰色但没有黑色或猪肝色,与体表被毛颜色十分协调, 鼻孔外翻。唇薄而紧密与鼻部颜色相同。上唇紧凑而干燥, 牙齿呈剪状咬合, 牙齿锋利粗壮而且对合严密。
【颈部, 背线和躯干】颈细而长但很强健, 呈拱形, 肌肉顺畅。最高轮廓线从耳到尾平滑流畅。背部平直。胸深而长, 胸骨突出。拥有弹性胸部高于肘 6.4 厘米。胸部最低处在肘后或接近肘部。腹部收缩但并不过分, 腰略呈拱形, 跗有中等程度肌肉。臀部略有坡度。尾低垂, 灵活, 最少要长达跗关节。根据品系与情绪的不同可以弯曲成镰刀形、军刀形或指环状。
【前肢】成中等角度。肩肝部有弹性, 但并不松懈, 大臂垂直, 肘部在胸最低点前方。腿的前臂长, 直, 强壮而且相互夹紧。从胸到地面垂直, 而且十分平顺。骨骼长直光滑。球节与爪之间强壮而有韧性, 略有一些倾斜。脚是兔形脚, 脚趾长, 趾间结隙被毛覆盖保护。足垫耐磨, 趾甲为白色。后肢与身体成中等夹角。大腿肌肉发达但外形流畅, 附关节从后方看呈直线。前肢骨髓光滑平直, 无狼爪。足与前肢相同。
【被毛】有两种类型, 均不需修剪。短毛——头部和耳部毛最短, 而在背、大腿与尾腹侧面最长。有硬毛的品种毛可达 2.5 厘米。背部、大腿与尾有多长毛。两种类型的被毛比别的品种的犬均显质地粗硬。
【颜色】白色或红色(从浅色、桶红铁锈色到深红色), 在所有结合部位颜色更重。相比别的品种而言, 没有花纹。其他颜色的被毛视为不合格。
【步态】轻盈而优雅的单轨迹行进。小跑时从侧面可以短暂的呈悬空状态。伊比莎猎犬在行进中表现出很好的平衡能力。
【性格】性格表现为性情平和, 富有感情而且忠诚。聪明易于训练, 是很好的家庭 宠物。它适合进行越野, 追踪训练。在野外, 它表现出急切的捕猎天性。
失格条件:任何非红色或白色犬。
1989 年 9 月 11 日批准
1989 年 11 月 1 日生效
品种历史
伊比莎猎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400年。在光辉的古埃及, 这种帝王猎犬只能供法老所有, 并参与他的狩猎活动。
法老墓中发掘的许多古遗迹更加证实了这种犬的漫长历史。埃及第一王朝(公元前3100~前2700年)的统治者, 死后葬于莎加拉附近的墓中。在墓穴的考古挖掘过程中, 发现了一个雕刻有伊比莎猎犬的陶盘。这种犬与站老猎犬基本相同, 但它有着鲜明的特征, 因此不易被混淆。第四王朝的统治者耐沃迈特(生活于约公元前2600年), 第十八王朝的图坦特哈曼, 三十王朝的普特罗米思, 都在他们的陵墓中发现了古伊比莎猎犬存在的证据。克丽欧佩特拉, 古埃及的末代统治法老也十分热衷此猎犬。
1992年图坦特哈曼的墓中发现了一批埋藏的财宝。希腊神话中导引亡灵之神'死亡的守望犬'的雕塑也被发掘, 它就是按照伊坞莎猎犬塑造的。这件神奇的塑像表面涂有树脂与漆料。眼睛由黑耀石制作(一种有玻璃光泽, 深黑色的火山岩) 并镶有金边。在耳部同样用这种方法制作。导引亡灵之主有着美丽的金质项圈, 时间并没有毁灭这美丽的雕塑, 通过其灰猎犬体形、立耳、镰刀尾的特征, 可以确定这是伊比莎猎犬。各种事实确定, 伊比莎猎犬起源于胡狼。
从它的名字, 我们可以推测出从埃及到伊比莎岛这一起源过程中犬的血种改变。用卡尼基商船在那一时期选择航行到许多岛屿, 在其中发现了伊比沙岛, 腓尼基人对这种犬的品种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腓尼基人于公元前 89世纪发现的伊比莎岛, 现在属于西班牙, 它曾被埃及、迦大基、罗马、汪达尔和阿拉伯人统治, 罗马人统治期间, 曾经出现过伊比莎猎犬的头像的硬币。伊比莎猎犬以其可以长途跋涉山地牧场可本领而著称。
在伊比莎岛上, 恶劣的生存条件, 使得各物种的生存变得很艰难, 这就出现适者生存的竞争关系。在食物缺乏的条件下, 伊比莎猎犬不得不为了得到足够食物去学习。于是, 它们学会了捕猎的跋涉与必要的耐心。猎犬的主人也在不断的保留强者, 淘汰弱者。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先与猎犬的祖先,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 使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物种的存在。它们从法老时代经过漫长的岁月经受着各种严酷的考验, 顽强地战胜其他物种保留至今, 足以证明它们的适应性与本领的高强。
第一批伊比莎猎犬于1956年被罗德岛陆军上校塞恩进口至美国。汉尼巴(公犬)与瑟蒂拉 (母犬)曾名噪一时。后产下8只小犬 ,4只公犬,4只母犬(“亚松林”、“麦尔吐斯”、“蒂娜”、“休拉利尔” 、“哥兰那达”、“马果” 、“济斯科”和“塞物瑞斯”),与其他的进口犬种一起构成了美国伊比莎猎犬的种源。
目前, 这一品种犬在美国兴旺起来, 与人关系极密切, 并成为可爱的伴侣动物、宠物、看门犬、猎犬, 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它们很自然地融入了美国社会。它们的脾气温顺, 抗病能力强。身体结构强健而有韧性。美国伊比莎猎犬俱乐部的组成, 对于保证犬种的遗传优良性与引入优秀伊比莎犬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伊比莎猎犬于1978年10月1日被收入AKC良种犬登记注册, 并于1979年1月1日成为公认的观赏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