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一、用体检延长生命
1、刚把狗狗接回家的第三天(第一次)
第一次体检:这次体检时狗狗生命中的第一次体检,对主人是了解和学习的经历。
检查传染病:刚把狗狗接回家时进行体检,是因为它在犬舍中可能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如果发现感染了犬瘟热或是犬细小病毒,就要马上留院治疗。另外,不管以前的主人怎样跟你保证狗狗的健康,都应该重新进行防疫。
学习喂养知识:幼年时期的狗狗本来就容易生病,主人往往又缺乏养犬经验。在宠物医生检查时是学习喂养要点的好机会,特别要记住那些狗狗将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2、大型犬6岁后,小型犬7岁后(每年一次)
每年一次的体检:当狗狗开始进入老年期,每年会要给狗狗进行体检了。因为平均寿命只有十余年,到了6、7岁,多数狗狗的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你会发现,小时候很少生病的狗狗,这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有时是皮肤上长出一个小包,有时是尿中带有血丝。
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它的食欲、精神状况以及运动情况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很多器官的功能会开始衰弱,免疫系统和自愈能力也变差了。狗狗需要通过体检和主人的干预等方式来帮助更长时间地维系健康了。
3、8岁后每个半年体检1次(每年二次)
每年2次的体检:当狗狗超过8岁,特别是达到10岁以后,每年都应至少带狗狗进行2次体检。虽然主人可能会感到这样太繁琐,但换个角度想想,在这个时期,狗狗一年的生命相当于人类5~6年,当你80岁的时候每隔3年作一次体检,你还会觉得繁琐吗?
老年犬容易患上肿瘤、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遗憾的事,在老年期,恶性肿瘤和结石会长得特别快。往往在半年前体检还很健康的狗狗,半年后的B超结果会显示出不小的肿瘤。
如果你不耐烦带它体检,等到发现疾病时常常就晚了。
二、体检都回检查什么?
与人类体检相比,狗狗体检项目会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对于老年期的体检,一下项目是必不可少的。
1、外观及精神状态
(1)宠物医生首先会观察狗狗的精神状态。
(2)它们看上去只是随便摸摸狗狗,其实这也是体检的一部分。
(3)检查狗狗的皮肤,有无寄生虫、肿块或外伤等情况。
(4)出不初诊狗狗的谷歌、肌肉及内脏,观察有无异常。
(5)观察狗狗的耳朵,有无臭味或感染情况。
(6)观察狗狗的眼睛是否有神,又去眼屎、白内障,结膜是否健康等。
(7)观察狗狗的鼻子和鼻子内的分泌物的情况,是否有鼻炎或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8)观察狗狗有无口腔肿瘤,以及牙齿、牙龈、牙石以及口腔黏膜等状况。
(9)观察狗狗的肛门,肛门污染往往表示狗狗可能患病。
2、测量体温和基础听诊
测体温:一种情况是由护士亲自给狗狗测量肛温,这时主人只需要配合护士控制狗狗的身体。
如果宠物医生发给主人一只体温计,就把体温计放入狗狗后退下方贴住皮肤,紧紧压住狗狗的身体,等待5分钟,将提问及交给护士即可。
听诊:在听诊时,主人要保持安静。你要做的只是帮助控制住狗狗的身体。宠物医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听狗狗的心肺状况,有无杂音等异常。如果怀疑心脏出现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3、抽血化验
给狗狗抽血进行化验,抽一次血,可同时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
(1)血液常规检查: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是否正常,观察血液涂片还可以检查血液细胞的形态是否正常。主要是用来排查狗狗是否患上了与血液相关的疾病。
(2)血液生化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主要是检查狗狗的脏器功能以及营养、免疫及内分泌的情况,比如肝肾功能。其实你不必太关心具体数据,除非某项指标超过参考范围,宠物医生会具体给你解释指标的含义以及需要进一步进行的检查。
(3)不怕抽血和打针:老年期的狗狗,对于疼痛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敏感。很多在小时候打针表现极其恶劣的狗狗,到这时都会变得乖巧可人起来。
如果狗狗这时仍然害怕,可以利用盲点,不要让狗狗看到采血和打针的位置。主人如果想让狗狗安定下来,还可以用手轻轻揉狗狗的外耳廓,等到狗狗的状态稳定了,再请护士开始行动。
4、影像学检查
(1)X射线检查:来年全在体检中加入X射线检查的环节已经较为普及。X光片,是判断狗狗的谷歌、脏器的形状以及是否有肿瘤和结石的依据。
大型犬是挑战
拍X光片需要让狗狗以特定的姿势仰卧或侧卧在诊台上。宠物医生会要求主人穿上铅衣后,控制住狗狗的身体,进行拍摄。
狗狗常常会害怕被按在陌生的诊台上,应该分步骤诱导狗狗。
当把狗狗抱到诊台后,主人不要马上开始让狗狗躺下。而是应该首先安抚狗狗的情绪,让狗狗做好,给它零食。
如果这时狗狗依旧吓得不敢吃零食了,就搂住狗狗的身体保持不动。主人稳定的情绪会感染狗狗。
等到狗狗慢慢可以平静下来,再让狗狗躺在诊台上。
如果时间允许,就多等待一会儿,等到狗狗发现没有危险,再让它卧下。
先拍侧卧、后排仰卧的姿势,因为对狗狗来说仰卧比侧卧更没有安全感。
在整个过程中,最好的状态是主人既能控制住不要让狗狗跳下诊台又不必强拉强拽狗狗的身体。
(2)B超检查:B超检查可以看到狗狗内脏的情况,有无肿块和异常。主人可以要求宠物医生将B超的影像资料保存在光盘上,以便在以后的体检中进行对比。
B超不可怕
多数狗狗都不会害怕B超,有些甚至会在B超时睡着。
B超前,宠物医生会让狗狗躺在诊台上,并给狗狗的下腹部剃毛。
随后,宠物医生会在狗狗的腹部及探头上涂抹耦合剂,然后用探头按压狗狗的肚子。多数狗狗都不会害怕,有些甚至会喜欢这个过程。
即使狗狗不配合,经验丰富的宠物医生也可以让狗狗站或卧在地面上,给狗狗完成B超检查。
(3)尿液检查:尿液检查用来判断狗狗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炎症或肿瘤,还可以帮助衡量狗狗的肾脏功能,诊断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
当宠物医生提出要进行尿液检查时,最好能提供新鲜而干净的尿液。可以使用干净的一次性纸杯之类的容器收集尿液,检查并不需要太多尿,但一定要是干净的,也就是说当看到狗狗尿出来以后再取尿,这被称为“中段尿”
(4)粪便检查:粪便检查除了检查狗狗的笑话系统中有无寄生虫外,还可以检查狗狗是否有慢性肠道炎火肿瘤等。不用担心,一般不需要主人自行采集粪便,宠物医生会使用工具从狗狗肛门处直接采样。
提前做准备:根据各项体检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要点:
1、因为要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在检查前6小时禁食。
2、因为B超检查需要剃光下腹部的被毛,因此最好不要在寒冷的冬天去医院进行检查,或是在体检后给狗狗穿上冬衣。
3、在带狗狗去宠物医院进行体检时,还可以带上一些小零食,安抚狗狗的情绪。不必担心,少量的零食不会影响检查结果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总结出一些经验之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体检前请与宠物医院体检预约,尽量避开就诊高峰,除了节省时间外,还会减少患上传染病的几率。
2、如果1年内需要体检2次,最好在春天和秋天进行,这时温度适宜,被毛生长速度也较快,不会让狗狗“尴尬”太久。
3、带狗狗进宠物医院后,应使用短牵的方式,不要让狗狗脱离你的控制,不要让它到处嗅闻,排队等候时带狗狗去离开医院较远的地方散步,避免交叉感染。
4、体检一般花费的时间较长,在结束后可以先给狗狗喝点水再等待检查结果,因为这时它已经渴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