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山女鳟属鲑科大麻哈鱼属,和现在的虹鳟鱼同属。是马苏大麻哈的陆封型,在日本称作樱鳟,是北太平洋亚洲沿岸的特有种类。其所以被称为山女鳟,是因为在鱼族之中,她是一种有女性美的鱼,其体态以及饰于体表的绿里透兰的椭圆形幼鱼班和延侧线走向的浅红色带呈现出一种匀称和谐美,从而倾倒了众多的钓鱼爱好者。此外其味道鲜美也早已誉满天下。
山女鳟多生活在山区河流的中上游,在低于20℃的水温中栖息,在养殖条件下,水温25℃时仍可生存。生活最适水温10—15℃,生长最适水温17℃。冬季表层水结冰的条件下仍能摄食生长。
野生山女鳟主要摄食水生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在人工饲养下能很好适应和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往往人工饲料中缺乏类胡萝卜素或虾红素,致使尾鳍、臀鳍下缘的橙红色和体侧的淡红色带色泽变淡。
在原产地日本,山女鳟的繁殖期在10月份。水温15℃左右开始产卵,怀卵量与鱼体大小成正比例,多在300粒左右,卵重占鱼体重的23—24%。满2年的山女鳟大的可达500科左右。416克重亲鱼,可采卵1360粒,760克重的亲鱼,可采卵2799粒。卵为端黄卵,球形,沉性。直径3.5—6.0毫米。卵黄淡黄色或橙黄色,受精卵孵化积温达200℃进入发眼期,积温400℃破膜孵出。
池养山女鳟2年性成熟,产卵排精后死亡率很高,寿命2—3年,多为2年,及少可达4年。
养殖方法与虹鳟完全相同。山女鳟对病毒性病有很强的抗感染力。通常不感染病毒性病。但较易感染疥疮病和细菌性鳃病,可经预防和治疗达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