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族 >品种 >原生鱼类 >原生鱼类――广吻篦鲛

原生鱼类――广吻篦鲛

相关标签:

学名 Apristurus macrorhynchus

命名者 (Tanaka, 1909)

中文名 广吻篦鲛

科中文名  猫鲛科

科号科名 014 Scyliorhinidae

模式种产地 Near Misaki, Japan  大陆名 平头光尾鲨     

栖息环境 深海、近海沿岸  俗名 沙鱼     

栖息深度 300 - 300 公尺 食用鱼类 否     

有毒鱼类 否  观赏鱼类 否     

最大体长 66 cm  经济性 否 

台湾分布 东部、东北部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参考文献 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Flathead cat shark, Flathead catshark

型态特征

延长,前部纵扁,后部侧扁;体柔软。吻长,宽而扁,约为眶间隔的1.5倍;口长吻长大于口宽。眼中大,背位,眼径约为眶间隔的1/2倍,下眼睑上部分化成瞬褶。前鼻瓣三角形突起。口较宽,弧形;唇褶发达;齿细小密列,上下颌齿同型,具3-5齿尖,齿数约42。喷水孔颇小,位于眼后角。背鳍2个,狭小,两背鳍间距大于第二背鳍基底;第一背鳍稍小于第二背鳍,起点位于腹鳍基底末端;第二背鳍起点与臀鳍基底中部相对;胸鳍宽大,前缘与后缘圆凸,外缘长大于吻长;臀鳍基底长,距尾鳍比距腹鳍近;尾鳍长但窄,尾椎轴低平,上叶发达;尾鳍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低平而与上叶相连。体一致为灰黑色,腹面较淡,背鳍及胸鳍前缘和尾鳍缘均为黑色,背鳍及胸鳍后缘和腹鳍及臀鳍缘淡色

栖所生态

深海鱼类,可能为底栖性,生态习性不甚明了。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台湾及日本。本省发现于北部及东北部海域。

渔业利用

主要以底拖网捕获,一般以下杂鱼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