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金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观赏鱼类,据记载现有280多个品种。由于其色泽艳丽、体态娇媚、泳姿动人,深受人们喜爱,被世人誉为“锦鳞仙子”、“水中牡丹”、“东方圣鱼”。目前,金鱼及热带鱼等观赏鱼市场看好、养殖趋热、效益可观,有关专家预测观赏渔业将成为新世纪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此,将金鱼的庭院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1鱼池建造
利用庭院空地或房顶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处建池,条件允许可建成水泥池,底层向排水口一端倾斜;也可选择底成平坦、略有坡度的地方建成简易池,用砖垒至规定高度后,内衬单层0.08mm厚的农用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包括池沿),这样简易池可不用灰浆和泥浆,造价较低。亲鱼池面积15~20,池深0.6~0.7m,水深0.4~0.6m;产卵池1~4,池深0.3~0.4m,水深0.2m;苗种池(兼孵化池)5~15,池深0.5~0.6m,水深0.3~0.4m。
金鱼池四周可种植葡萄,池顶设葡萄架,既美化环境,又能在高温季节遮荫。新建的水泥池用前要除去碱性,可蓄满水加稻草或麦杆浸泡15d左右;也可加磷酸2.5g/L浸泡1~2d后排出,再用清水洗刷几次,然后加入新水即可使用。
2人工繁殖
2.1亲鱼选择与培育
亲鱼选择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在形态上选择出众的外貌、优美的体型、奇特的性状、鲜艳的色泽,在体质上选择体型大、体质壮、无伤无病,在性状上选择纯种血缘、稳定的遗传性状,在年龄上选择2~3龄的亲鱼。放养时用20g/m3高锰酸钾进行鱼体浸洗消毒,在水温10~20℃浸洗20~30min;放养密度为8~10尾/m2。
亲鱼除加强常年培育外,需重点抓好产前、产后的饲养,产前需积累大量营养,以促进性腺发育;产后消耗很大,需加快体质恢复。因而必须增加饲料投喂,并精心护理。饲料宜多投活饵,如水蚤、鱼虫、水蚯蚓等,辅以面条、蚕蛹,大麦粉以及配合饲料等,喂好喂饱。同时,注意换水,保持清新水质和较高溶氧。
2.2繁殖季节与雌雄鉴别
金鱼繁殖最适水温为15~25℃,繁殖季节一般在春季(4~5月),个别在秋季(9月中~10月初)。人工繁殖的雌雄配比为1∶1~1.5。雌雄鉴别:雌鱼体型较粗短,尾柄细长,腹部膨大突出,胸、背、尾鳍相对稍短,通常没有追星,泄殖孔稍大而圆且稍凸;雄鱼体型较细长,尾柄较粗,腹部突出不很明显,胸、背尾鳍稍长,胸鳍第1根刺为乳白色小突起,呈圆锥形,在生殖季节胸鳍、鳃盖上出现追星,泄殖孔小而狭长,如针形且凹,能挤出白色精液。
2.3产卵与孵化
选择成熟好的亲鱼,放于产卵池或大澡盆、水缸中进行自然产卵受精。池(盆、缸)中注入新水20cm,设置金鱼藻、聚草、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作鱼巢,使用前有3%食盐水浸泡20~40min;也可用杨柳须根或棕片等作鱼巢,煮沸加工后使用。产卵池可放养亲鱼5~8对/,每个大澡盆或水缸可放2~4对。亲鱼产卵多集中在清晨至上午10时左右,发情时,雄鱼紧追雌鱼,用头、鳃盖和胸鳍上追星不断摩擦雌鱼腹部,雌鱼受此刺激时游动更欢,有时甚至跃出水面。当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鱼连续收缩腹部肌肉,透明的浅黄色卵珠相继由生殖孔排出体外,散布在鱼巢上,雄鱼也同时排出乳白色精液,精卵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
金鱼自然产卵一般受精率不高,因而多采取人工授精。当亲鱼成对戏嬉潜游、发情达高潮时捞起,用大拇指轻轻挤压雌鱼腹部便不断流出卵粒,将卵置于预先准备好的清洁碗、盆中(放有少量清水),与此同时用同样的方法挤出雄鱼精液与之混合,用羽毛轻搅,然后把受精卵粘在鱼巢上,静置1~2min即可进行孵化。
受精卵呈透明的淡黄色,并很快吸水膨胀,如乳白色不透明则为坏卵,应捞出,以免影响水质。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要有光照、稳定的水温和充足的溶氧。孵化最适水温为18~25℃,水温高孵化快,否则慢。一般水温18℃时约7d左右可孵出,20℃以上3~4d可孵出。如露天孵化,水不宜过深,可提高水温,增加溶氧,有益孵化,若天气变化则应搭防雨棚;室内孵化,若光照不足,可用灯光代替。鱼苗出膜后,由于体质尚弱,还不能游动,多依附悬挂在鱼巢中。孵出2d后,鱼苗体质增强,鱼巢即可拆除,这时鱼苗已能游动,可投喂草履虫和熟蛋黄粉等饲料。
3金鱼饲养
3.1清池
放鱼前10d须用200mg/L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
3.2培水
消毒后5~7d,可制作混合堆肥培水,即青草(1份)、羊粪或其他牲畜粪(2份)、人粪(1份),加1%的生石灰,将上述肥料一层层堆放在事先挖好的土坑内,最后盖一层生石灰并注水淹没,然后用黄土密封。待肥料发酵腐熟后,便可取粪汁全池泼洒,以培育池水中天然饵料。
3.3放养
放养前1d用密网在池内拉网一次,以清除池中蛙类、蝌蚪及大型水生昆虫等敌害。金鱼放养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鱼体生长不断进行调整。此外,鱼苗阶段以单养(每一品种单池饲养)为好;幼鱼阶段,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将两个不同品种混养,但不能将长尾品种和短尾品种、单尾品种和双尾品种混养。
3.4投饲
从孵化池转入苗种池培育的鱼苗,开始的1~2d,可继续投喂熟蛋黄粉,以后以适口活饵,如砂壳虫、表壳虫、钟形虫等原生动物(称灰水)为主;7d后,当鱼体长到1cm左右时,要投喂轮虫、枝角类等水蚤,并兑入一些绿藻池中的绿水,这些绿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可作为辅助饵料,此外,适当补充人工配合饲料,每日上、下午各喂一次;当鱼苗长至3cm以上幼鱼时,为解决天然饵料的不足,可投喂颗粒饲料或自行配制饲料。可将冷榨豆饼切碎以1∶3的比例用清水浸泡3h(水温保持22~25℃),浸泡不能过久,以防豆饼发酵变质,然后将豆饼连同浸泡水一起磨成浆(豆浆磨成后不用再加水,否则易产生沉淀)并滤出豆渣,拌上少许明矾,使豆浆混凝成颗粒状,在30min内饲喂,营养很高,效果很好。
商品成鱼阶段,除投喂鱼虫外,主要投喂颗粒饲料,其饲料蛋白质含量应达35%左右,脂肪5%~8%。饲料应围绕池边均匀投放,使金鱼就近摄食,同时做到“三定”投饲。定质: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要高,人工饲料要新鲜清洁,鱼虫要漂洗干净;定量:根据鱼体大小、气候变化及水质情况适量投饲,每次喂料以15~30min吃完为宜,日饵量为鱼体重的5%~6%;定时:一般夏季上午6~7时和下午15~16时各喂1次,春秋季上午7~8时和下午14~15时各喂1次,冬季中午前后一次即可。
3.5水质管理
鱼池水质宜嫩绿清爽,为保持水质良好,需坚持清污和定期换水,每天巡塘时及时捞出剩饵残渣;夏季水温高每2~3d换水1次,春秋季4~5d换水1次,换水量为原池的1/3~1/2。注意所换水须静置曝晒2~3d方可使用,且水温差不应超过1℃。
3.6防暑与越冬
高温季节应搭遮荫棚防署,遮荫棚面积为鱼池面积的1/3~1/2。进入冬季,应加深池水,或在池上建塑料薄膜温室,亦可将金鱼移入室内越冬。
3.7防病除害
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做好池塘、鱼体、渔具等消毒,以预防鱼病,并严防猫、鼠、水鸟、蛙等伤害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