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蟋蟀属于直翅目,蟋蟀科。近几年来,其成虫危害猕猴桃果实,引起大量落果,成为猕猴桃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因此应引起果农高度重视。
危害特点果实上表现为蟋蟀咬食的伤口,呈黄豆粒大,几天后果实伤口逐渐腐烂,最后软化出现落果现象。成、若虫聚集取食果肉成一空瓢。尤其是大果为害较严重。
形态特征一般中小型的,呈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有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尾须较长。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开始活动,有6龄若虫,成虫羽化盛期是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9月下旬至l0月是产卵期,将卵产在土下1-1.5厘米处。成、若虫常栖息在砖瓦下、草地、农田或果园中。该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成虫具有趋光性。前期若虫不构成危害,羽化盛期至产卵期的成虫是危害猕猴桃果实的主要时期,集中危害。果园管理粗放,杂草丛生;靠近或间作禾谷类作物,其虫口基数大,危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