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宠 >其他 >其他 >【中华鲟的资料】中华鲟资料

【中华鲟的资料】中华鲟资料

相关标签:

中华鲟

  1、背景

  中华鲟俗称鲟鱼、鳇鱼,属鲟形目、鲟科、鲟属。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其鱼皮可制革,鱼卵可制酱,鱼胆可入药,鱼肉、鱼肠、鱼膘、鱼骨等均是上等佳肴。 中华鲟体型修长,略呈梭形。头尖,头顶骨片裸露。口下位,呈一横裂。口前吻腹有2对须。体被5列骨质化硬鳞,背部1列,体侧及腹侧各2裂。尾鳍为歪形尾,上叶长,下叶短。 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和长江中,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都有其分布。每年7月~8月,成熟亲鱼从河口溯河上游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仔鱼随波逐流至长江下游和河口滩涂索饵肥育生长,幼鱼移至浅海区生长,直至达性成熟。最大体长3米以上,体重可达500~600公斤。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拦河筑坝,阻碍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加之水质污染和有害渔具的滥用,现中华鲟自然资源日益减少。

  2、问题

  中华鲟的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当长江三峡工程完成后,10月份水库大量蓄水,这时,水库水位从145 m提高到175 m,使下泄流量显著减少, 10月平均流量从建坝前的18 980 m3/s,减少到11 090 m3/s,减少41%,这将使本来就不大的中华鲟宜昌产卵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

  中华鲟保护工作急需解决的几个的问题

  第一,葛洲坝截流后出生和放流的中华鲟洄游产卵繁殖的数量极少。

  第二,中华鲟放流的规模和规格过小,中华鲟增殖放流实际效果不明显。

  第三,一旦三峡大坝截流,葛洲坝下的产卵场水位将降低,可能给中华鲟造成致命的威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