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简介
斑翅山鹑全长250一310毫米。雄鸟,体背以灰褐色及棕褐色为主,杂以栗色横斑及不规则细纹。头顶、枕和后颈浅褐色,具棕白色羽于纹;额、眉纹、颊为桂黄色;耳羽栗色;眼下有一白斑,下缘黑色;喉侧羽淡棕色具黑羽于纹,各羽呈须状;中央尾羽淡棕色,满布黑色细斑;外侧尾羽深栗色;飞羽及翼上覆羽与背羽同色,但色较深、横斑较宽并具白色羽干纹;下体淡棕色,下胸部具有黑色马蹄形块斑;胸、胁羽具栗色横斑。雌鸟羽色似雄鸟,但上胸无黑色块斑,上体杂斑较多。栖于低山丘陵地带的灌木、杂草丛生地区。常成小群活动。以植物种子及嫩芽为食。广布于北部山区(留鸟)。
鉴别特征
上体大都沙褐色,两翅具白色细条纹;尾棕褐;头侧、喉和胸肉桂黄色;腹部具大型马蹄状块斑。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头顶、枕和后颈暗灰褐色,具棕白色羽干纹,纹的末端常扩大成点;额部、眼先、眼上纹和头的两侧棕褐色;前额基部有一小黑斑,介于两鼻孔之间;耳羽栗褐色,具浅黄羽干纹。上背及下颈和前胸有两侧均为灰色,混以棕褐色;有的羽毛具次端横斑。体背其余部分棕色;具灰黑色虫蠹横列的细纹,并杂以排列整齐明显的栗色横斑;尾上覆羽的横斑变稀但更宽阔,中央三对尾羽表面与背同色,其余尾羽纯栗,而具更暗栗色的宽阔次端斑;肩和翅上覆羽及三级飞羽与背小覆暗,初级飞羽和次纺飞羽褐色,内外均具浅棕白色横斑;但次级飞羽褐色部分亦缀以棕点;喉侧羽变长变尖,呈须状;头部羽毛和前胸呈棕褐色;下胸至腹部中央具马蹄形黑色块斑。胸侧灰色,两胁棕白,并均具宽达4毫米的栗色横斑;腹部白沾棕;尾下覆羽棕白色。雌性成鸟:羽色和雄鸟基本相同。头顶暗褐;羽干纹暗棕;耳羽浓栗,中部转黑,眼下有栗斑与耳羽相连;上背灰色范围十分狭窄,上胸呈深棕褐色;下胸马蹄形黑斑缩小,或仅存痕迹。虹膜暗褐色,嘴暗铅色或暗角色;跗躔和趾暗棕色。
生活习性
生活在多种不同地域环境中。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河谷的山草丛和灌木林较为常见。在柴达木盆地的农业区、半荒漠草原以及周围山地的浅山干工草原地区也可见到,但数量远比高原山鹑为少。经植物种子和嫩芽等为主要食物,兼食甲虫。亦在田间掠食一些作物,如小麦、青稞等。剖析1只采自6月的鸟胃,内容物全为草籽和炒粒。与石鸡不同,通常很少鸣叫。受惊时迅速隐匿草丛中,蹲伏不动。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的,6、7月间产卵。卵呈光润的红灰色。巢常置于近矮树丛旁的地面上,呈浅窝状,内垫以稻草或麦秸(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四山册,鸡形目1978).6月采的1只雄性成鸟,睾丸大小10*8毫米。
地理分布
见于西宁、民和、共和、乌兰、青海湖。省外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
经济价值
肉嫩鲜美,为一种驰名中外的狩猎禽。在青海数量不多,产业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