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腹膜炎(peritonitis)是腹膜局限性弥漫性的炎症。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腹膜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腹膜炎。临床上,以腹壁敏感、腹腔积液为特征;以继发性腹膜炎为多见。
一、病因
1.由于胃、肠、膀胱、子宫等腹腔器官穿孔,腹膜受病菌感染及胃肠内容物等的刺激而迅速发生炎症。
2.腹腔穿刺、腹部手术、去势等造成腹膜感染而发病。
3.腹腔、盆腔器官炎症蔓延或患腹膜结核时均可引起腹膜发炎。
二、症状
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胃穿孔时体温降低。乏力、呕吐、心动亢进,腹痛剧烈、拱背、呻吟,腹壁紧缩,排粪迟滞或不排粪。腹腔积液时,下腹围对称性膨大。
2.腹壁触诊疼痛,有躲闪或抗拒。腹部听诊,初期肠音增强,后期减弱或消失。腹腔有积液时,叩诊呈水平浊音。腹腔穿刺,可有多量黄褐色混浊渗出液排出。
3.慢性病例,主要表现食欲不振,体温正常或升高。腹膜常因炎性刺激增厚,或渗出液吸收,纤维蛋白纤维化而与腹腔器官发生广泛粘连,造成肠管活动受限,引发肠阻塞、腹痛等。
4.用A型超声仪探查,可有液性平段波,并可探知液体的深度。
三、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可初步诊断。抽取腹腔穿刺液进行李凡他(Rivalta)试验,呈阳性者,即为炎性渗出液,可确诊为腹膜炎。方法:取试管一支,加满蒸馏水,再加1滴冰醋酸,混合。用吸管吸取穿刺液,向上述酸化蒸馏水液面上滴加1~2滴,若有白色云雾状物自上而下沉至试管底,即为阳性,证明穿刺液中含大量蛋白质,为炎性渗出液。如无白色云雾状物即为阴性,为非炎性渗出液。
四、治疗
1.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改善环境,注意营养。
2.控制感染。为控制病情,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卡那霉素等。为提高疗效,可对腹腔穿刺液进行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如结核性腹膜炎,应选用链霉素等抗结核类药物治疗。
3.腹腔穿刺。腹腔渗出液过多时,可腹腔穿刺放液,排液后注入0.2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10毫升。
4.对症治疗。为减少渗出,静注10%葡萄糖酸钙20~30毫升;为防止败血症,静注25%葡萄糖溶液10~50毫升、维生素C1.0~1.5毫升、40%乌洛托品5毫升,1次/天。腹痛剧烈的病例,肌注度冷丁每千克体重3~5毫克,便秘者给予缓泻剂等。此外,给予适量B族维生素可促进疾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