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狗狗 >狗狗健康 >狗狗疾病防治 >周期性发作癫痫的控制与治疗

周期性发作癫痫的控制与治疗

相关标签:

使用抗痉挛药物进行治疗的目的在于在不产生其他副作用的情况下,止抽或是至少最大程度上减少抽搐频率。但是这个目的通常不能达到,癫痫性抽搐通常使用常规的抗痉挛药物很难进行控制。总的来说,治疗延迟的时间越长,药物控制的效果就越差。通常对犬使用人用抗痉挛药物由于代谢较快,因此在血清中不能维持很高的治疗有效剂量浓度。兽用的

苯巴比妥被证明是对于犬猫最有效的控制药物。抗痉挛药物的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清中药物的含量。通常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是药物作用浓度太低。如果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要在以前用药剂量的基础上增加10-30%直到抽搐不再发生,或是已经达到了药物的限制剂量。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血清中的药物浓度进行监测。只有在血清中药物浓度达到稳定状态之后,在能对药物的效果进行评估。

血清中药物的浓度不仅与用药剂量有关,还与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吸收、代谢等有关。对于不同的动物相同剂量的药物,血清中药物的含量也会有差别。基于这个原因,检测血液水平就十分关键了。

而一旦治疗取得效果马上减少用药剂量,就会导致抽搐复发。在抽搐未发作达到6-12个月的时候,用药剂量可以降低10-20%,同时还要对血清中药物浓度进行监测。如果又复发抽搐,则需要将剂量再恢复到原来能够控制抽搐的剂量。需要注意的是药物血清中浓度的波动也可能会导致治疗的失败,如果两次服药间隔时间过长或剂量一致,也会造成治疗无效。每天的用药应该根据以下要求进行:对于犬苯巴比妥每天至少给药两次,对于猫每天至少给药三次,必须在固定的时间给药。

宠物主人要经过关于癫痫病例和治疗的培训,他们必须要对抽出的日期、每日抽搐的时间以及抽搐情况作详细的记录。每日服药情况,药物血清含量(定期要进行监测),动物的状况,身体和生理的反应也要进行记录。有的主人发现抽搐不发作,就忘记用药或者不按照要求有规律的给药,那么就会造成抽搐复发,治疗失败。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非抗痉挛类药物包括抗生素、抗酸剂、心脏治疗药、茶碱及其衍生物、治疗风湿类药物、类固醇和其他一些药剂可能会与抗痉挛药物有相互作用(增大或降低其在血清中的浓度)。由于对于其相互作用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混合治疗之前必须要确定好抗痉挛药的用药剂量。如果在混合治疗中出现复抽或镇静情况,则必须要检测血液中抗痉挛药物水平。

混合治疗法通常只用于那些选用了一种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在最大剂量都无法很好的控制抽搐,或者如下情况发生:治疗中发生其他失误、有药物相互作用的时候采用。只有几种药物适合用于犬的混合治疗。苯妥英、卡巴咪嗪、2-丙基戊酸钠代谢的非常快,即使采用非常高的剂量也无法达到有效的血清药物浓度。通常溴化钾和美芬妥英作为辅药使用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癫痫可能会影响所有主要的身体器官体系。

癫痫可能造成的并发症:酸碱失衡,脑半侧萎缩,心率不齐,呼吸功能障碍,高血糖,过高热,低血糖,肌红蛋白尿,神经性肺水肿,永久性脑伤害,肾衰,横纹肌溶解等。

及时的治疗可以直接止住抽搐并且缓解抽搐造成的其他不良后果。必须了解发病的根本原因才能准确地对症下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