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蛔虫——挥之不去的坏虫
最常见的体内寄生虫,肯定是蛔虫。所以,我们就以蛔虫为代表进行说明。很多主人都曾经看见过狗狗吐出或拉出过蛔虫,这样的情形不仅相当恶心,也说明狗狗的蛔虫感染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必须引起重视。
蛔虫的危害——比你想的要大得多
也许你并不认为蛔虫很可怕,但它已经影响到了狗狗的身体状况。
肠道内只有少许蛔虫时,它只是以肠道消化后的营养为食,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对身体状况影响太多。
蛔虫数量增多后,肠道内的营养多数被蛔虫吞噬了,狗狗开始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典型的表现是身体瘦弱,被毛干枯。
蛔虫的数量继续增多后,它们对肠道的刺激会导致腹泻,当蛔虫较大时,还可能阻塞肠道,引起肠套叠,造成腹痛等。
在极个别的情况下,蛔虫在体内乱钻,还会影响其他脏器,造成更大的危害。
当蛔虫在体内的数量特别巨大时,狗狗就会死亡。
蛔虫对幼犬的危害更大,在孕期,蛔虫的幼虫就会移行到胎儿体内并在胎内感染,在幼犬出生3周后,就会在幼犬的肠道内长成成虫。
主人常常可以见到幼犬的粪便中有正在蠕动的白色的长长的虫子,幼犬也经常会呕吐出蛔虫。对于幼犬来说,不管是否已经出现感染症状,都必须例行驱虫。
这里有蛔虫
蛔虫的感染源,几乎遍布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区域。很难确保狗狗生活在没有蛔虫的“真空区”。
定期杀灭
想要远离蛔虫,更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它们还没有对身体构成太大威胁时就彻底进行杀灭。
在秋冬季节,每隔4-6个月进行一次杀灭即可。在天气较为炎热、蛔虫更喜欢的春夏,这个频率应增加到每隔3个月一次。对于幼犬,应增加到每月杀灭一次。杀灭的直接方法是喂食驱虫药。
吃一次药杀多种虫
我们现在在宠物医院,甚至药店都能买到狗狗用的驱虫药,常见的品牌有汽巴、拜宠清、驱虫能片等。这些驱虫药不仅能杀灭蛔虫,还可以杀灭多种其他的体内寄生虫,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绦虫、钩虫等。
幼犬必须驱虫
新生幼犬进行驱虫,首次驱虫可在出生后20天进行。如果幼犬尚未断奶,在断奶后还应进行一次驱虫。之后可将驱虫的频率定为每月2次,直至3月龄。因为在断奶前后也是频繁注射疫苗的时期,主人应把握驱虫和接种疫苗的时间关系。正确的顺序是先驱虫,在驱虫后一周,狗狗没有异常时再注射疫苗。
喂药后会这样
在喂食驱虫药数小时至3天内,多数情况下,狗狗会陆续拉出蛔虫。不过有时,主人在狗狗的粪便中,无法检测到蛔虫的痕迹,这并不代表狗狗没有感染。一方面,蛔虫卵和幼虫是肉眼很难检视到的,另一方面,有些蛔虫会被驱虫药杀灭成碎片后排出,同样很难通过肉眼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