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在泉州,将狗作为 宠物饲养的时间还比较短,科学饲养的经验缺乏,文明饲养的意识不足。要消除不文明养犬行为,宠物的主人需要培训饲养知识,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饲养宠物
主人应有专业知识
泉州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林振胜认为,泉州市民养狗看家的历史悠久,但大量把狗当宠物来豢养,很多人经验不足。因此,提高宠物主人的文明意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另外,以动物免疫为例,北京是全国动物免疫率最高的地方,而我市虽然设置了许多免疫点,但免疫率仍然不高。
泉州市行政执法局政策法规科曾科长认为,农村养狗主要是为了看家,所以对狗叫扰民、随处大小便等问题反映较少。而在城市中,随着市民公共意识的增强,对宠物扰民等问题比较重视。
调查显示,宠物饲养知识匮乏,以及缺乏对于日常出现饲养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当前宠物饲养者的最大困扰。加强宠物饲养者的专业知识培训,增强饲养者的文明饲养意识,是解决当前居民与宠物之间矛盾的基础。
宠物扰民
小区业主多投诉
某小区物业管理事务部李经理介绍,宠物扰民问题,小区业主投诉比较多。但物业只能带业主到居委会协调,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林振胜认为,要提高宠物主人文明意识,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严格执法是必要保障。“2006年的时候,媒体大力宣传狗的危害,政府部门也开展了几场打狗行动,效果出奇的好,中心市区狗的免疫率一度达到了70%左右”。
记者从泉州市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区也曾开展了几场打狗行动。该局有关人士认为,养宠物是个人的权利和爱好,实际上是一个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但同时又是一个公共生活的问题。养宠物是个人的生活需求,但不能因此而影响他人的需求,否则就是不合理、不合法、不道德的,因此养犬的人应该有一些自觉的他人意识。
治理犬患
年底前将开展行动
9月,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养犬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年底前,各地适时组织集中开展一次犬患治理行动,主要锁定三大问题:一是狗破坏环境卫生等问题;二是非法犬类交易市场、街面流动无照售犬及犬医院、犬用品商店超范围经营等问题;三是狗伤人、扰民问题。
对狗不实行拴(圈)养管理、不及时清理狗粪便、养犬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犬只恐吓他人等违法养犬行为,将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还将集中清理街面无主狗、流浪狗。对流浪狗进行集中收容,组织捕杀病(死)犬并及时进行检(免)疫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