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中文名大堡礁双带小丑
俗名别名双带小丑、新娘
英文名 Barrier reef Anemonefish
拉丁学名 Amphiprion akindynos
命名者,年份 Allen,1972
参考文献 Allen, G.R., 1991. Damselfishes of the world.. Mergus Publishers, Melle, Germany.271 p. 第35页
地理分布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澳大利亚东部(大堡礁和珊瑚海,以及新南威尔士北部)、新喀里多尼亚以及罗亚尔特群岛(Loyalty Islands)一带海域。
气候带亚热带,南纬10-32度之间
濒危状态不在IUCN红皮书中
繁殖方式置卵型
食 性杂食性
大堡礁双带小丑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背鳍鳍棘(总数):10-11条背鳍软条(总数):14-17条臀鳍鳍棘:2条臀鳍软条:13-14条
成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吻短而钝。眼中大,上侧位。口大,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齿端具缺刻。背鳍单一,软条部延长而钝圆形;尾鳍呈截形,上下叶外侧鳍条不延长呈丝状。成鱼体成棕褐色,眼睛前方灰红色。眼睛后方具一鑲黑缘至白色宽环带,背鳍中段至肛门间另具一鑲黑缘之白环带。背鳍棕褐色,胸鳍、腹鳍和臀鳍均为棕黄色,尾柄和尾鳍白色。大堡礁双带小丑与阿氏双带小丑(Amphiprionallardi)以及太平洋双带小丑(Amphiprion chrysopterus )较为相似,区别在于大堡礁双带小丑的体色为一致棕褐色,而后两者则为黄黑色;在体中央的白带方面,前者为跨越背鳍的环带,而后两者的白带只达至背鳍基部,并不向上穿越。除此之外,大堡礁双带小丑与其他双带小丑族群的最大区别在于尾鳍的颜色,前者为一致白色,后者则为黄色,很容易分辨。
首先要提供不少于130升水的活动空间,以及营造各种可供躲藏的洞穴。大堡礁双带小丑具小许领域性,所以在添加鱼儿时,大堡礁双带小丑应该安排在中间的批次中。与大部分雀鲷科鱼种一样,大堡礁双带小丑很少会啄食珊瑚,所以生态缸的朋友就可以放心了。食物准备上,冰冻鱼虾肉、无脊椎动物以及人工海水鱼饲料等均可。大堡礁双带小丑对水质和食物的要求都不高,体质强健,非常易养。如果能为其提供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紫点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那么就可以欣赏到小丑鱼与海葵共生的妙趣生态现象了。
体形尺寸最大体长9cm
习 性栖息于泻湖和外礁区水深1-25米之间的水域,与奶嘴海葵(Entacmaea quadricolor)、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紫点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公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