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族 >品种 >水族生物 >约翰兰德蝴蝶鱼简介

约翰兰德蝴蝶鱼简介

相关标签:

约翰兰德蝴蝶鱼

俗名别名 Barber(香港)

名 Blacknosed Butterflyfish、Black-nosed Butterflyfish

拉丁学名 Johnrandallia nigrirostris

命名者,年份 Gill,1862

考文献 Schneider, M., 1995. Chaetodontidae. Peces mariposa.. p. 1000-1003.In W. Fischer, F. Krupp, W. Schneider, C. Sommer, K.E. Carpenter and V. Niem(eds.) Guia FAO para Identification de Especies para lo Fines de la Pesca. 第 1003

地理分布分布在东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加利福尼亚湾(Gulf ofCalifornia)和巴拿马,以及科科斯群岛(Cocos-Keeling Islands)、哥伦比亚的麻玻罗岛(Malpelo Island)和加拉帕哥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一带海域。

热带

濒危状态不在IUCN红皮书中

繁殖方式散卵型

食  性杂食性

约翰兰德蝴蝶鱼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背鳍鳍棘(总数):11-12背鳍软条(总数):24-25臀鳍鳍棘:3臀鳍软条:18-20

鱼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平直,鼻区处凹陷。吻突出,尖嘴状,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外列齿较粗壮,内列齿较细小。体被中型鳞片,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10-11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背鳍单一。体金黄色,背鳍始端至尾柄之间具一月形黑斑;头部具黑色大圆形眼圈;吻部具黑带,双唇白色;眼圈上方至背鳍始端具一三角形黑斑;鳃盖具黑缘,胸鳍基部具黑色纹线,余部淡黄色透明;余鳍金黄色。幼鱼和成鱼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在于幼鱼体呈三角形,且体色以银白色为主。

体形尺寸最大体长20cm

习  性栖息于珊瑚礁区和岩礁区水深6-40之间的水域,通常组大群生活。主要以海藻、腹足类动物以及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也会啄食大型鱼只,例如东太平洋副花脂(Paranthias colonus)等的体表寄生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