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中文名三间火箭
俗名别名毕毕(香港)
英文名 Copperband Butterflyfish、Beaked Butterflyfish、Longnose Butterflyfish
拉丁学名 Chelmon rostratus
命名者,年份Linnaeus,1758
参考文献 Randall, J.E., G.R. Allen and R.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iversity of HawaiiPress, Honolulu, Hawaii. 506 p. 第 231页
地理分布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自安达曼海至琉球群岛(RyukyuIslands),南至澳洲一带海域,在我国澎湖列岛也可见其踪迹。
气候带热带
濒危状态不在IUCN红皮书中
繁殖方式散卵型
食 性肉食性
三间火箭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背鳍鳍棘(总数):9条背鳍软条(总数):28-30条臀鳍鳍棘:3条臀鳍软条:19-21条
成鱼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凹陷。吻突出而呈一管状嘴,口开于管之先端。上下颌短钳状。体被大型鳞片,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8-9棘下方而下降至尾鳍基部。体珍珠白色,后部较黄。体侧具4条垂直橙色带,第一条为鑲黑边窄于眼径的眼带,向下延伸至喉峡部;之后三条分别在鳃盖后、体中央以及背鳍软条中段至臀鳍软条中段。尾柄另具一鑲白边之短黑带。头背处自颈背至吻端另具一镶黑边之橙黄纹。背鳍和臀鳍后部橙黄色,尾柄前方具一灰色带,末缘具蓝灰色线纹,背鳍软条部具眼斑,胸鳍和尾鳍白色透明。需要注意的是,三间火箭和西澳三间火箭(Chelmonmarginalis)较为相似,区别在于两者体侧的条纹数目以及背鳍软条数目。西澳三间火箭体侧中央没有条纹,且背鳍软条较多,而三间火箭则反之。此外,三间火箭与澳洲三间火箭(Chelmon muelleri)较为相似,区别在于澳洲三间火箭的带纹、背鳍、臀鳍和腹鳍均为棕褐色,吻部比三间火箭要短一些。
体形尺寸最大体长20cm
习 性栖息于岩岸和珊瑚礁区水深1-25米之间的水域,也会生活在河海交界处或淤沙的水域。多半单独或成对生活。主要以海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