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中文名澳洲黑蝶
俗名别名黑蝶(香港)、黑金刚(香港)、澳洲帝王蝶
英文名 Black butterflyfish
拉丁学名 Chaetodon flavirostris
命名者,年份Gunther,1874
参考文献 Steene, R.C., 1978. Butterfly and angelfishes of the world.. A.H.& A.W. Reed Pty Ltd., Australia.vol. 1. 144 p.
地理分布分布在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澳洲至皮特凯恩群岛(PitcairnIslands)一带海域。
气候带热带,北纬0度和南纬30度之间
濒危状态不在IUCN红皮书中
繁殖方式散卵型
食 性杂食性
澳洲黑蝶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背鳍鳍棘(总数):12-13条背鳍软条(总数):24-27条臀鳍鳍棘:3条臀鳍软条:20-21条
成鱼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平直。吻微尖,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体被中型鳞片,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10-11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体一致黑色泛蓝;背鳍、臀鳍软条部分和尾鳍具黄色和橙色条带,并具黑色缘;吻部橙黄色,上下唇白色;背鳍始端前方具一黑斑;腹鳍黑色,胸鳍淡黑色透明。幼鱼和成鱼大致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幼鱼的黑色眼带较鲜明,且背鳍始端经胸鳍至腹鳍始端有一白带,随着成长白带消失。虽然和日本黑蝶(Chaetodon daedalma)同为“黑蝶”,但日本黑蝶却像黑曜石般闪耀,很容易区分。
注:澳洲黑蝶曾被划分入有毒珊瑚鱼之行列,但后来被论证推翻了。参考报告:Steene, R.C., 1978. Butterfly and angelfishes ofthe world.. A.H. &; A.W. Reed Pty Ltd., Australia.vol. 1. 144 p.
体形尺寸最大体长20cm
习 性栖息于泻湖内被海藻覆盖的岩礁区和面海珊瑚礁区水深2-20米之间的水域,通常生活在珊瑚丛生的地区,偶会出现在河口处。多半成对生活。主要以海藻、珊瑚虫和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