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蜥蜴 | 昆虫

首页 >爬宠 >昆虫 >昆虫饲养技巧

昆虫饲养技巧的相关文章
莎螽的捕捉技巧
莎螽在我国中部和南部都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及沿海各省为多。此昆虫属完全变态虫类,每年发生2代,第1代在6~7月,第2代在9~10月。
相关标签:
金琵琶的生活习性
金琵琶在我国东南和中南部广为分布,除极北的最冷地区外,其他各省也有少量分布。
相关标签:
让金琵琶发出美妙的鸣声
引诱金琵琶叫出美妙的鸣声,不必用雌虫去激发。它平时的鸣声是“金—金蛣蛉",如有雌虫在旁,它的鸣叫就会改变成“金蛣蛉”或“蛣蛉,也就是由4声一停顿改变为3声或2声一停顿,韵味反而变得大大逊色了。因而,不宜将雌虫放进去和雄虫共养。
相关标签:
金钟儿的鸣声特点
金钟儿的鸣叫,以盛暑时期叫的时间最长、次数最多,此时金钟儿的鸣声带有类似金属的响声,“铛铛”作响,清脆而洪亮,其音色和音调之美,堪称六大金声鸣虫之首,因而极受饲养者的器重和喜爱。
相关标签:
垣蛩的形态特征
垣蛩又名垣恭、酱色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是一种较小型的鸣虫。因其常常栖息于断垣残壁之间而得名,又因其浑身通体皆呈酱油色,形体又与蟋蟀酷似,故而又称为“酱油蟋蟀”或“酱色蟋蟀”。
相关标签:
油葫芦的形态特征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象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
相关标签:
夏至蟟的捕捉技巧
夏至蟟鸣叫时身体会一动一动的,而且栖息处又是比较光滑的,容易被发现,但捕捉比较困难,因为它栖息的地方一般都在4~5米高处。
相关标签:
蟪蛄的形态特征
蟪蛄又名皮皮虫,良蜩、褐斑蝉、中华蟪蛄蝉,属同翅目蝉科。此虫体长19~23毫米,前翅长26~28毫米,翅展64~77毫米,身宽10~12毫米,触角细小。雄成虫腹部有发音器,善鸣叫,鸣叫时发出“吱吱”的声音,每年4~7月鸣叫,故人们也称之为“春蝉”。
相关标签:
鸣虫行话俗名一览
蟋蟀类雌性成虫(北方与南方的有些叫法不一样,如北方将“尾”称“眼”,如北方人说“全须全尾”一般都说“全须全眼”)。
相关标签:
鸣虫利用简史
中国人对昆虫鸣声的注意和欣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和《尔雅》。在唐朝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仅仅是欣赏各种野外昆虫优美动听的鸣声。由于大多数常见鸣虫都在夏末秋初成熟,秋天便成了各种鸣虫引亢高歌的季节。
相关标签:
上一页 1...7980 818283... 120下一页共120页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