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爬宠 >昆虫 >昆虫饲养技巧 >少棘蜈蚣饲养

少棘蜈蚣饲养

相关标签:

一、蜈蚣概述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虫,是一种常用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味辛、温、有毒,具有熄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抗癌抗肿瘤等功效,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癖、疮病、毒蛇咬伤等症,是“消癌灵”等20多种中成药的主原料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过度的人为捕捉,野生蜈蚣资源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随着蜈蚣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需求量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而急剧增长,且出口量逐年增加,致使蜈蚣货源极为短缺,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国内药材市场上蜈蚣价收购每条达0.80―1.50元。蜈蚣的人工养殖国内开发较迟,但已被国家医药局列入重点开发项目,大力发展,前途广阔。

蜈蚣,全国均有分布,适应全国养殖,但蜈蚣养殖,必须引进最有价值的红头红脚的少棘蜈蚣,它是蜈蚣中的极品,其药理作用远胜于其它种类的蜈蚣。

二、效益分析

蜈蚣繁殖快,抗病力强,饲养简单,无论城镇、农村、室内院里,凡有空房、空地或利用洗衣浴盆、塑料桶、水缸等都能养殖。每平方米饲养池可养600条,一间房立体可养1万条;瓜皮、菜叶、面条、米饭、动物下杂或各种昆虫均可做饲料,每千条蜈蚣每天只需投喂2两料;利用业余时间1人可养上万条。每条母种,年产两胎,每胎50只左右,8个月成品,当年即可获利30元以上,饲养500条轻松能赚上万元。

三、蜈蚣养殖

生活习性  在自然条件下,蜈蚣白天一般栖息在树落附近的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井沿、柴堆以及瓦缝隙间,或阴暗的角落里。特别喜欢在阴湿、陈旧的地面。活动于腐末、石块、瓦砾之间。活动的基本特点昼伏夜出。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零下7℃进入冬眠期。

繁殖特点  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性成熟以后,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雨后晴天的清晨进行交配,40天开始产卵,雌蜈蚣把受精卵产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时孵化。每只雌蜈蚣一次排卵达2—3小时,每次产卵80—15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连在一起成卵块,孵化期间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

食物饲料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食性广杂,特别喜食各种昆虫,如黄粉虫、蟋蟀、金龟子、白蚁、蝉、蜻蜓、蜘蛛、蝇、蜂以及它们的卵、蛹、幼体等,同时还吃蠕虫、蚯蚓、蜗牛及各种畜禽,水产动物的肉、内脏、血、软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萝卜、嫩菜等,其它如牛奶、面包等也可作蜈蚣的食物。

养殖池建造 人工养殖蜈蚣可采用缸或池养。采用缸养,用破旧瓦缸或陶瓷缸,最好直径在0·5米以上,口朝下埋入土20厘米左右,将外边的土拍实,缸内中间用破烂砖或用土坯垒起来,比缸面低10厘米左右,缸中间的坯垒和缸壁留有一定空隙。如果用完整无缺的缸,不要打掉底部,直接在缸中垒土坯即可。一个直径80厘米的缸可放成年蜈蚣200只左右。

采用池养时,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水条件好而又比较阴湿、僻静的地方,即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用砖或石块等砌成,水泥抹面,地高80厘米,养殖池面积大小随意,一般在5—10平方米为宜。

池上铺细石或碎瓦片,池内也可栽上杂草、树木,尽量造成适合蜈蚣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池内壁四周用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粘贴或在池口四周用玻璃片镶成一圈15厘米左右宽,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防止蜈蚣外逃,也可防止有害动物掉入池内。一般每平方米养殖池可放成年蜈蚣500—900只左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