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巨蜥泰加。当然其他的爬虫也是一样,体内能产生适量甾(此字念“栽”)醇类物质,注意是适量,不是大量。这个产生的过程是严格受体内激素以及生理反馈系统调控的,所以不会过量。UVB的作用就是直接照射爬虫皮肤,使得其中的甾醇类物质转化为维生素D3前体。泰加随后前体物质在热量(24oC以上)的作用下,真正转化为VitaminD3并最终由特定载体转运至特定器官储存待用。
这个热辐射过热过程很容易被人忽视,所以泰加在冬天温度很低的时候晒太阳,是没有作用的。以前写过泰加可以不用人工UVB照射,照样不会缺钙。这对泰加的确是可行的。
欧洲,日本以及北美的泰加饲养者近几年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钙粉添加方法。某些大学比如CornellUniversity也发了相关泰加的论文。
民间流传较广的还是眼球法则(theeye-rule):泰加每次补充的钙粉量不能超过爬虫眼球的大小。这可能又会牵扯出一些疑问:幼体蜥蜴的眼球相对体积要较成体的大得多,这又该怎么补充钙粉?也许这正是眼球法则的精髓所在:幼体处在成长期,相对所需钙粉的量也大一些。
最后还是做个结论:泰加在合理食物与营养剂搭配的情况下,泰加是可以不需要人工UVB照射的,即便是greeniguana。因此,泰加对UVB也更加敏感。接下来谈谈人工UVB照射泰加的负面影响。
前两年在爬天上也看过“每天至少接受8小时UVB照射”的理论,事实上这是很可怕的。泰加过量UVB照射会对爬行动物的眼睛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北美某位白化泰加的饲养者只让他的宠物接受了1小时UVB8.0的照射,随后可怜的白化小子就永久性的失明了。(当然,这里面有部分近交缺陷的原因)
不同泰加的皮肤对UVB的穿透率不同,雨林物种相对于草原物种对UVB的利用率更高,绿树巨蜥是很容易中暑死亡的。而黑喉却能在地面温度上升到45度时照常觅食。由于人工UVB照射的量很难把握,(确切的说国内的饲养者根本就不知道该照多久,“专家”们的意见又大相径庭)所以太多的泰加在热心人提供的UVB照射下免疫系统彻底崩溃,生殖系统停止发育……暴毙也由不可能变为可能。
这里推荐一个比较保险的使用时间:泰加每天照射不要超过3小时。
扯到繁殖,就再谈谈想繁殖泰加的朋友。繁殖泰加前,必须阅读大量前人的研究资料与饲养经验。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北美很多著名的monitor-breeder高中都没毕业,但却能成功攻克很多濒危甚至极危的物种,原因就在于行动之前博览群书。光周期在泰加繁殖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泰加有着类似下丘脑的器官可以调节促性腺激素与性激素的分泌水平的变化,从而调控繁殖。而这些器官正是受光的影响。长日照爬虫(Longdayreptile)生活于温带或近赤道相对凉爽地区,当“春季”到来(类似的春季,严格的说赤道地区是没有的),白昼逐渐延长,其生殖腺迅速发育到最大,繁殖开始,这些爬虫为长日照爬虫,如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