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爬宠 > >宠物龟怎么养 >黄肚红耳龟的养殖方式

黄肚红耳龟的养殖方式

相关标签:

养龟设备

养殖少量可用无毒塑料箱、盆及水族箱等,批量养殖宜在水泥池或较大土池中进行。为便于起捕,也可在池塘内设置敞口式网箱养殖,其上加防逃罩网。养殖池塘底部应有5%左右的坡度,池底最低处设置防逃网和排水闸阀。池深米左右,保持水深0.5-1.0米。池塘内放养部分浮萍、水葫芦。所有养龟设备在正式放养龟之前,均须严格消毒。

幼龟放养

龟的选择应挑选外形完整、体色鲜艳、腹部没有色斑、活泼好动、无病无伤的稚、幼龟做养殖对象。 龟体消毒与放养用4×10-6的PVP-I对龟药浴3-4小时,也可用300×10-6的“龟体宝”药浴1小时。稚龟精养放80-90只/m2,粗养放30-40只/m2;幼龟精养放40-60只/m2;粗养放20只/m2左右。放养规格200克/只以上,精养放10-15只/m2,粗养放8只/m2左右。亲龟放养2-4只/m2。雌雄比为3-5:1。

饲养管理

①投饵:选用粗蛋白含量38%-42%的浮性颗粒饲料,日投饵率1.6%-2.5%,分早、晚两次投喂,傍晚投饵量应占全日量的2/3。为进一步促进龟的良好生长,每1-2天还应搭喂鲜鱼、虾、浮萍等鲜活饲料;浮性饵喂前浸泡光合细菌。

②水质调节:彩龟食欲旺盛,排粪较多,水质易老化,应及时调节好水质。通过泼洒光合细菌、神克隆菌、EM原露等微生态制剂,或经常注入同温度的新鲜水,适当充氧以及施用其他水质改良剂等调整水质。 ③坚持巡池,及时清理残饵粪便:每天早、中、晚对龟的活动、吃食及养龟设备运转情况,认真检查并及时清除残饵粪便。

病害防治

黄腹彩龟抗病力较强,一般很少患病,但在较高密度或饲养环境较差时亦有病害,其防治原则应是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综合防治。

①白毛病水霉病、肤霉病:病原为水霉菌,多发生在水温较高的水体内25-32℃。龟体受损如划伤、水质恶化、水温较高是诱发本病的外因。该病主要危害稚、幼龟,发病率可高达100%,但一般不会致死。外塘养殖主要流行季节为夏季,流行期温度28℃左右。病龟的背甲、腹甲、颈部、四肢、缘盾的腹面,长有灰色绒毛,在水中呈絮状。病龟焦燥不安,厌食或拒食,龟体消瘦。预防方法:降低养龟密度,水体定期消毒,每周泼洒1次PVP-I浓度0.7×10-6-1.0-6或神克隆菌10×10-6-16×10-6;个体之间应隔开,以减少划碰损伤。治疗:少量患病,涂抹克霉唑药水于患部及其周围,每日2次,连抹3天,抹后干置。病龟较多时采用0.7×10-6硫酸铜和0.3×10-6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或“龟体宝”200×10-6药浴2-3小时。

②腐皮病:病原为嗜水气单孢菌、温和气单胞菌及无色杆菌。患病率远低于水霉病。外塘养殖流行于5-9月,高温下发病率变高。病症:四肢、颈、尾等处的表皮溃烂剥离、爪脱落。预防:水体定期消毒,尽量减少龟体损伤减低放养密度;操作轻准。治疗:0.25×10-6-0.5×10-6浓度的头孢拉丁泼洒全池。病龟量少时,可在患部先用碘酊消毒,清理病灶,再抹擦上消炎生肌膏。病龟严重时可肌注或腹腔注射头孢拉丁,每千克龟20毫克,每日1次,连用3-4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