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飞鸟 >观赏鸟 >观赏鸟养殖 >大绯胸鹦鹉在饲养过程中的几个坏毛病

大绯胸鹦鹉在饲养过程中的几个坏毛病

相关标签:

一是拔毛。这绝不仅仅是个别现象,常常听人说到鹦鹉鸟将自己身上的毛拔掉了,有的甚至于全身只剩下绒毛。这种现象在旧时人们的说法是:鹦鹉看见了人在梳头,于是学会了也给自己“梳头”,终于将一身的毛都“梳”掉了。源于这一说法,到今天为止,有一些老人在饲养它的时候,还是要让它避开看见别人梳头的。其实,主要的原因是鹦鹉爱生一种名叫“螨虫”的寄生虫,(即人们常说的生“虱子”)使鸟体发痒它便要去咬,于是在咬虱子的过程中,也就将毛咬掉了。医治的方法是用0.01--0.02%的DDV或DDT或敌百虫兑水给它清洗,洗后再用清水漂洗一次,一周一次,2-- 3次就治好了,且几个月后新羽毛可完整长出。近来,也有用给狗治螨虫的药,给鹦鹉注射,据说也是有效的。

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等已咬得面目全非时再治,就不大好了。有时因没有毛,还有被冻死的可能。

二是咬链。鹦鹉的嘴很厉害,力很大,它在架上常常咬足链,新的链是不怕被咬的,怕就怕旧链,一旦咬开,它就绝不回头的飞走了。

三是学脏话。许多的鸟友都未能严格的控制声音,在它学话的高峰期,一旦听到同一句话几次,如:“你坏”、“滚”或其它的坏话,都有可能被它学会,一旦真的说了出来,就不大好改掉了。据说就发生了这样一次非常事件:有一家人养鹦鹉,但家里人总爱说一句“瓜娃子”,这鸟就学到了。在一次朋友到家里打麻将时,这鸟就不停的说“瓜娃子,要输!瓜娃子,要输”气得输家一怒之下将鹦鹉鸟摔死了!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要养学语的鸟,自己语言还是美一点的好。

四是生物钟。鹦鹉的“生物钟”是很准的,早晚都有一次鸣叫,早上何时闹,晚上何时叫,都是很准时,而且声音特大,那一声野腔“嘎------”可以达到80分贝以上,在密集的居民区,如果你不注意,它将成为一个噪音源。给大家带来麻烦。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你可能的条件下,根据它的这一特点给予指导,如早上一叫你就起床,有人陪它时就不会叫了,晚上叫时,你就将它提回来,也就不会闹着别人了。“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只要合拍了,人与鸟是会很和谐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