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中文名: 环尾吊
俗名别名: 布氏吊
英文名: Ringtail Surgeonfish、Whitetail Lancet、Blue-banded Pualu
拉丁学名: Acanthurus blochii
地理分布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西起东非洲(包括马斯克林群岛,Mascarene Islands),东至夏威夷群岛和社会群岛(Society Islands),北至琉球群岛(Ryukyu Islands),南至豪勋爵岛(Lord Howe Island)一带海域。
气候带热带,北纬30度和南纬32度之间
濒危状态不在IUCN红皮书中
繁殖方式群体产卵型
食 性藻食性
环尾吊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背鳍鳍棘(总数):9条背鳍软条(总数):25-27条臀鳍鳍棘:3条臀鳍软条:24-25条
成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明显凸出,成鱼越是明显。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半月形,随着成长,上下叶逐渐延长。成鱼体灰黄色,具许多由暗黄褐色点组成不规则的波状纵线;临近眼睛后方具一与眼等大之黄色斑块;头部具窄的黄褐色和蓝色蠕纹。背鳍和臀鳍均为蓝色,基底各具一条浅蓝色纹线;尾鳍基部有一白环带,因此得名“环尾吊”;胸鳍一致为褐色;尾柄棘沟蓝色。幼鱼和成鱼的有较大差异,区别在于幼鱼时期的环尾吊,体色一致为咖啡色,随着成长而逐渐变为蓝灰色。环尾吊与白棘眼纹吊(Acanthurus dussumieri)、黑棘眼纹吊(Acanthurus mata)以及黄鳍吊(Acanthurus xanthopterus)较为相似,与白棘眼纹吊的区别在于尾鳍、尾棘和眼带,后者的尾鳍具紫色斑点,尾棘白色,而两眼之间另具黄色斑带;与黑棘眼纹吊的区别在于尾鳍和眼带,后者的尾鳍为弯月形,且两眼之间另具黄色斑带;与黄鳍吊的区别在于胸鳍和尾鳍,后者的胸鳍黄色,尾鳍黑色。
体形尺寸最大体长42cm
习 性栖息于泻湖外侧、近潮间地之礁区以及面海珊瑚礁区水深1-12米之间的水域。主要以附着藻类、硅藻或有机碎屑为食,有时也会摄取一些沙子以帮助磨碎胃里的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