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水蚯蚓是水栖寡毛类中的一个类群,又名水丝蚓,俗称“红线虫”、“沙虫子”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人工培养简单易行。水蚯蚓的培养方法如下所述:
选择水源良好,有进、出水口的土池或水泥池(宽×长×深为1米×5米×0.2米),池底铺三合土。底基每平方米用2000~3000克疏松剂(如甘蔗渣、玉米秸等),随即铺垫一层污泥,使填料的厚度达10~12厘米,加水淹没基面,浸泡2~3天后施基肥(牛粪、鸡粪或猪粪),用量是每平方米6千克左右。接蚓种前再在表面铺一层3~5厘米厚的污泥,并撒上薄层经发酵处理的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混合料,以每平方米150克为宜。
每平方米放入水蚯蚓种250克左右,水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一年四季都可引种繁殖。一年虫在28℃以上繁殖最快,产卵最多,孵化率最高,其生殖时常有群聚现象,在22~23℃时卵孵化10~15天,一般引种后15~20天,即可有大量幼蚓密布土表。人工培养的水蚯蚓寿命约80天。
培育池水应保持水深3~5厘米为好,过浅或太深均不利于水蚯蚓生长。水蚯蚓常喜集于污泥3~5厘米处,有时尾部微露于培育基面,受惊时尾立即缩入泥中。水中缺氧时,尾部伸出,在水中不断荡漾。为了提高产量,培育池水应保持缓慢流动,进出水口严防敌害进入。
投喂饵料时应停止流水,一般3天投饵1次,每次投喂量为每平方米喂发酵牛粪2千克和精料0.5千克,经稀释后均匀泼洒。
水蚯蚓繁殖力强,生长快,一般引种后25天就可采收,采收方法是前一天断水或减少水流,迫使培养池中缺氧,捞取成团的水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