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爬宠 >昆虫 >昆虫饲养技巧 >大平二号蚯蚓的养殖

大平二号蚯蚓的养殖

相关标签:

1.场地与放养:蚯蚓在室内外均能养殖。南方夏秋季节气温高,室内养殖较好。室外可进行大面积养殖,低温季节可利用太阳能增温。养殖场地要选在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农村可利用村旁或林间空隙处。养殖面积大时要装自动喷水设施或小水泵等。

蚓床一般5宽,中间走道70~80厘米。为便于用车送料,走道宽度应相应增加,填高30厘米以上,两边两条蚓床各宽2。养蚓场地四周筑成高0.2、宽1的圩岸,内边建水沟,水沟常年积水,以利防逃和控制干湿度。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放在蚓床上,成30厘米左右条形,间隔25厘米左右放养种蚯蚓。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密度0.5千克/平方米,然后补浇适量水,以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损失。

2.适时添料:大平二号蚯蚓的食性广,几乎什么都吃,关键是饲料一定要完全腐熟。堆肥需经10天,或预先挖塘,把水草、青草、瓜果、菜皮及泔脚等放在禽畜粪中发酵,这种做法更好。蚯蚓一天吃的食量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所以要适时添料。“适时”指蚓床还有二成料时经采集蚯蚓后添料。料堆之间留10~20厘米空隙成梅花型。畜禽粪便则浇成条状,之间留1/2的间隙,以防止卵茧受闷,利于提高孵化率。在添料前应先浇水。雷雨易将刚添一二天的牛粪冲平,形成板结,不透气,使蚯蚓受闷,加上地温高,蚓床边上的蚯蚓会爬入沟里,有的窜到蚓床表面。遇上未发酵的畜粪正在产生沼气,蚯蚓会立即死亡,因此,雷雨前后要勤观察。要是添料后未盖草,在雷雨前后要把蚓床上刚添的畜粪扒开30厘米宽,以利透气。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冬季在蚓床上浇满一层薄料时,也会造成蚯蚓受闷缺氧死亡。

3.保湿通气:蚯蚓床是养育蚯蚓的场所,要十分重视湿度和通风换气。应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夏季高温每天浇水一次,低温期5~10天浇水一次,凉爽期3~5天浇水一次,使湿度保持在30%~50%。同时认真做到常年在蚓床上盖层草,以利保湿通气良好,从而促进蚯蚓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卵茧孵化率高及幼蚓成活率高。实践表明,盖草帘的蚓床蚯蚓产量能提高80%。另外,盖草帘后如遇到较大雷雨,还可避免蚓床表层板结,避免上述蚯蚓碰到沼气死亡等情况。低温期管理不善,会造成蚓体萎缩,产卵少,原因有多种,如久不浇水、添加饲料不及时等,最主要的是未做好通风换气工作。蚯蚓在缺氧条件下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后代死亡多。尤其是尚未发酵透的畜粪,在为防冻覆盖的薄膜内继续发酵,产生沼气危害蚯蚓。盖在薄膜内的蚯蚓缺氧不像鱼群浮头那样容易发现,所以预先应做好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排除有害气体。具体办法有两种:

使用弓形矮棚,建成类似家庭式的蔬菜棚。

用通气草笼透气。用稻草或玉米秆两头扎成一周长40~50厘米的圆柱,放在蚓床中央,蚓床上均盖二层薄膜,薄膜间夹一层草帘。中午前后揭开两头薄膜,通风2~3小时(雨天例外),便能排出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相关阅读